日期: 2023-03-26 浏览量:719 来源:阜新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责任编辑:营商局李艳殊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各县(区)营商局、高新开发区营商办,机关各科室,大数据管理中心:
现将《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数据管理)系统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阜新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2023年3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数据管理)系统2023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及大数据管理系统2023年工作要点,结合省、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坚持不懈统筹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及大数据管理工作,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抓落实、谋突破,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辽宁省大数据发展条例》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努力打造更加公平、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率,开创亲商、安商、惠商的营商环境新局面,为实现“双千双百”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二、重点任务
4.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按照省级标准,在去年试点基础上,针对35个“一件事”,配合逐项制定工作方案,持续完成“一件事一次办”,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省规范运行、标准一致。
5.推动惠企强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优化“免申即享”平台功能,动态梳理公布政策清单,推动更多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税费减免和稳就业等方面优惠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按照省级标准,配合建设惠企强企政策直达快享平台,推动各县区、各部门进行惠企强企政策申报流程再造,整合申报环节,压缩审批时间,形成新的申报指南,及时通过专区向社会公布。通过画像匹配模型及大数据算法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确保政策精准送达。
6.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推动我市改革创新40条和国家推广50条改革创新任务落实落地。及时总结各县区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市推广。
7.开展营商环境考核评价。配合做好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数据提供工作。发挥营商环境监督员作用,完善社会广泛参与的营商环境监督体系,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广泛收集并反馈各类市场主体及社会各界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
9.持续强化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按照省标准,配合完善用户专属空间,整合归集不少于100种“一人(企)一档”信息,增长50%以上,为个人和企业量身“画像”,持续推进惠企政策、便民服务等精准推送、精准兑现。持续拓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应用范围,推进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电子印章制作全覆盖,全面推开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减少纸质材料提交,推进“免于提交”。
10.推进全国“跨省通办”事项落地。按照省级标准,配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跨省通办”工作要求,持续完善新增22个“跨省通办”服务,打造更多“跨省通办”应用场景。完善福建、江苏、贵州、黑龙江等15省“跨省通办”自助服务平台功能,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同等待遇”。
11.强化全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市县两级同步开展“绿色审批季”,提升项目审批效率,进一步规范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结合实际推行“综合窗口”改革,合理设置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窗口”。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否定备案等服务制度,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便利措施,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12.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落实好省、市有关工作要求,主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13.持续狠抓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督查督办。以“万件清理”为抓手,全面抓好省委第九巡视组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和省政府系统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按时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针对政府失信、监管不到位、执法不公等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加强跟踪督办,实行动态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14.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优“营商会客厅”品牌,创新完善政企沟通交流机制,采取座谈交流、深入企业调研、走进社区个体工商户帮扶等方式,建立周期、主题相对固定的政企互动交流模式,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服务。开展常态化问卷调查。
15.提升12345平台服务质效。及时更新知识库标准目录,强化诉求问题督查督办,深化12345平台智能化功能建设,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与110报警服务台互联互通,定期约谈、通报办理不到位、反复推诿等问题的县区和部门。拓展“直通车”覆盖行业领域。
(四)提升项目建设质效
16.推进数字政府技术总体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数字政府技术总体项目建设,夯实数字政府“基础底座”。
17.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按照省级标准,做好2023年信息化建设资金计划编制和执行工作,加快推进2023年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智慧应急、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智慧药监、自然资源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续建项目的推进力度。
18.推进数字辽宁工程建设。按照省级标准,配合开展2023年数字辽宁项目谋划培训,编制2023年数字辽宁工程重点项目清单。
(五)提升数字政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19.推进数字政府标准体系建设。按照省级标准,启动制定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资源、应用支撑、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省级数字政府标准规范,至少完成15个基础性标准规范。
20.提升电子政务外网支撑能力。拓展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推进各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县以上政府网站(含二、三级页面)及移动应用全部支持IPv6访问。
21.完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整合现有政务云资源,推进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按照省级标准,年底前,省、市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上云率不低于80%,按照省级标准,配合完成市级政务云与省政务云平台统计管理功能对接。
22.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从统筹管理、标准规范、数据目录、平台建设、数据资源、数据服务、安全保障等7个方面,建设完成省级大数据资源平台。推进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等基础库和应急管理、信用体系等主题库建设。大数据资源平台完成与省级平台对接或被纳管。定期发布市级数据共享责任清单。
23.建设一体化应用支撑系统。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应用,重点建设视频融合、物联网、区块链等主要平台,为各县区提供共性应用支撑服务。
(六)建设完善应用系统
24.深化“一网通办”能力。升级改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延伸和全覆盖,进一步规范进驻事项、规范办理系统,实现更多事项“家门口办”规范系统对接,优化服务流程,开展智能化服务,全面提升线上服务体验。推动“辽事通”升级迭代,优化特色应用,提升移动服务便利度。
25.提升“一网统管”能力。按照省级标准,配合建设省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基于综合业务信息展示、政务大数据监察、营商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提升事前态势感知、事中监管纠偏、事后监察评估能力。
26.完善“一网协同”能力。优化升级协同办公系统功能。以应用场景建设为导向,实现与“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应用系统有效融合,提升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各市协同办公系统向县(市、区)、乡(街道)、村(社区)延伸覆盖。
(七)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27.加强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顶层设计。按照省级标准,配合完成省级数字政府安全体系项目建设,构建立体化纵深防御体系,不断提升数字政府底座安全防御能力和威胁处置能力。
28.做好云、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完成云平台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电子政务外网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统一组织云上系统开展等保测评。
29.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围绕国家、省、市重要活动、敏感节点,开展应急演练,排查风险隐患,整改安全漏洞,保障网络安全平稳运行。
三、保障措施
1.加强政治建设。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拼抢争实”的工作作风,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坚持“一线工作法”,建立“闭环”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2.强化督查考核。将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县区的年度考评,各县区要加强落实,定期对“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三化”、数字政府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汇总上报。
3.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创新宣传理念,拓展宣传媒介,突出创新成果典型经验宣传,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大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围绕年度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营商系统干部整体素质。
主办单位:阜新市数据局(阜新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龙城路7号 邮编:123000 Email:fxys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149号
辽ICP备2021005876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53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3333997 网站举报邮箱:fxysts@163.com